帝王离世,称作“驾崩”,诸侯离世,称作“薨”,与我作对之人离世,则称作“欧耶”!这是郭德纲在表演时说过的话。
二零一三年,北京电视台台长王晓东因病离世,紧接着爆发的“红双喜”风波,堪称德云社发展过程中遭遇的最严重困境,甚至有评论称德云社最终能渡过这场风波,实属不易。
BTV为何对郭德纲恨之入骨?当年这件事究竟是谁对谁错呢?
2013年5月某个时刻,郭德纲在其社交网络平台分享了一首即兴创作的诗句,同时附上一幅色彩鲜艳的双喜图案作为插图。
赶巧的是,前一天是BTV台长王晓东去世的日子。
大家都很清楚,自2010年起,郭德纲的德云社与TVB就互看不顺眼。
再回头看郭德纲这首打油诗,也没有那么简单。
“一去旧岁晨光映”暗示对方名字,“方知世事报应真”更显直白嘲弄,感叹仇敌已亡,心境愉悦。
从某些方面看,郭德纲确实是个说话直率的人,他表达的情感十分真切,那个“太棒了”的感叹,其实已经蕴含在话语之中了。
但是,按照死者为大这一观念,郭德纲的这些言论很难不让人关注,特别是BTV,他们怎能不对此表示不满呢?
那天,BTV的员工餐厅里推出一道新菜品,被命名为“油炸纲”,这明显是基层人员为了迎合上级意图,特意构思的奉承之作。
这一策略在己方阵营盛行得非常热烈,然而,在对方那边却没有任何效果。
那边郭德纲的德云社持续火爆,看客挤满了场地,BTV决定采取关键行动。
BTV找到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告了郭德纲一状。
他们联络了四百多家电视台机构,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请求对郭德纲采取措施,因为他有亵渎逝者的行为。
那个年代的自媒体渠道远不如今天普及,电视频道是曲艺圈子里的关键据点,北京电视台这次行动的初衷,是要阻断郭德纲的经济来源。
他们终究还是失算了。
四家电视台对此态度不明,其中一家说要等收到确切通知才会中断与郭德纲的合作,另外一家则趁机向他发出合作邀请。
BTV与郭德纲曾有过激烈冲突,但BTV曾是郭德纲成名后最主要的支持者,郭德纲对此也抱有感激之心。
最初是北京广播电台的主持人康大鹏约请郭德纲和于谦共同录制相声节目,此举使得德云社得以彻底摆脱困境,不再过困顿的生活。
后来郭德纲表示,常有众人询问究竟是谁使得他声名鹊起,他给出的回应颇为多元,不过他仅认可一个关键人物,那就是大鹏。
一码归一码,郭德纲也因此得到一个“恩怨分明”的评价。
而BTV究竟是怎么把郭德纲惹毛的,还得追溯到2010年。
那一年五月期间,一名声称是北京电视台员工的人,手持摄影器材,强行进入了郭德纲的宅邸。
当被要求展示身份证明时,对方躲躲闪闪,未能提供证件,郭德纲的弟子因此与他们发生了争执。事后,那些自称“记者”的人在摄像机前控诉自己遭受的所谓残酷对待,描述得非常逼真可信。
此事追根溯源还是BTV有过错,若要进行采访应当遵守相关规定,不是吗?擅自进入私人居所,无论何处都难以辩解清楚。
可郭德纲也落下一个纵容弟子打人的坏名声。
这件事之后,郭德纲和BTV之间的矛盾就形成了,到了三年以后,BTV台长王晓东去世,郭德纲还是没忍住,在网络上发布了喜庆的标志。
面对媒体的联合质询,一时失言的郭德纲,又该如何应对,才能让德云社化解风波呢?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许多大人物也曾是无名小卒。
2003年,郭德纲被关在玻璃房子里,这并非唯一困境,还有更多麻烦缠身。
德云社创建之初,生意惨淡,最惨的时候台下只有一个观众。
后来郭德纲试图找到那位观众,想要给予他德云社的特别礼遇,并且观看演出无需付费的优待,但不知他是否寻到了此人。
当时郭德纲为了生计和维系面临困境的相声行业,开始在电视台担任主持工作。
拍摄《玻璃屋》那档节目期间,郭德纲需要将四十八小时内的饮食起居生活完全置于大家的监督之下。
这个节目的规则不仅测试参与者的身体机能,对精神层面也是严峻的考验。郭德纲在活动中必须与路人交流,不管对方让他练拳还是编织衣物,他都要依从。
果然不出所料,次日,郭德纲彻底垮了,即便在透明的屋子里扔物件也无法平复心绪,于是提起行囊准备离开。
他对工作人员说道:“这不是人干的活儿。”
当然,最后郭德纲还是完成了这期节目。
然而他地位低微的时候,所经历的坎坷并非仅此,不仅受到排挤,连劳动报酬都被拖欠,还有人直言不讳地表示:“像郭德纲这样的,注定无法走红!”
即便如此,郭德纲也没有放弃。
后来师父侯耀文说,郭德纲一路坎坷,势必疾恶如仇。
二零一零年,何云伟、曹云金等人脱离德云社,紧接着便出现在北京电视台的表演现场。
这次合作算是孽徒和对家联手,恶心了郭德纲一把。
过去由于弟子动手伤人,德云社曾遭受停工处理,郭德纲也为了谋生,放下身段向BTV示好,不过类似这般坦率的互动,今后不会再发生。
德云社规模越来越大,郭德纲也更有底气了,他不用再躲着公众了。
相声市场化运作,郭德纲率先从中获利,他声名鹊起,却也因此引来同行的瞩目。
有人指责他所说的内容不够高雅,另有人直接向有关部门反映他的相声段子存在违规行为。
郭德纲曾是个性张扬的相声推动者,靠着个人努力让这门艺术重新火起来;同时,他又是个敢于挑战整个相声界的异类,主流圈子里那些人提倡要摒弃低俗,他反而是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
虽然有些争议,德云社依然非常受欢迎,郭德纲表示:“并非我有多么优秀,而是其他相声演员们给了我很多帮助。”
一句话让那些坐不住的同行们更加咬牙切齿。
此时此刻,郭德纲创作的红双喜打油诗,无意中触碰到了尖锐的批评。
郭德纲虽然很快就删除了红双喜微博,但仍然没有被放过。
不过也有人站出来说了句公道话。
有博主透露据BTV方面消息,已故台长个人品行尚可,然而他们却拉拢众多机构联合反对一人,若说是赞誉,实则是利用权势,若说是别有用心,便是借公济私,最终导致公共资源被消耗殆尽。
还有人认为郭德纲是个复杂的人,他的专业技能出色,创作了大量作品,可他也是那种得意忘形、记仇的人,这点很常见,毕竟人性本就善恶并存,我们或许不欣赏他,但没必要过度贬低他。
删文之后,郭德纲又发了一条微博:
言语之间似有放低姿态,息事宁人之意。
此后,德云社与主流相声界的矛盾依旧存在,然而其自身发展却日益顺畅,逐步拓展业务范围,参与综艺节目、电影制作,甚至进入了房地产、食品等关联行业。
十年来德云社发展迅猛,成就显著,掌权与创业终究有别,郭德纲对此应当非常清楚。
二零二二年,德云社天津分社启幕前,又遭遇了抵制低俗的批评,郭德纲的回应方式发生了转变。
二零二二年五月,郭德纲为德云社天津分社的开办四处活动,针对“反三俗”的约束再次出现,情况仿佛没什么改变,只是郭德纲的心态发生了转变。
近些年,众多名人触犯底线,定罪后彻底消失不见,郭德纲对此心知肚明。
再次面对质疑时,他作出了不一样的选择。
与其刻意远离,不如主动热情表态。郭德纲起初转发了官方号召,声称“大家要一起努力,和所有伙伴们一道大力推广中国传统文化,积极塑造新时代行业的好风尚和正派作风”。
紧随其后,德云社在天津主动响应地方的发展规划,融合商业价值,为区域经济增长贡献力量,这可以视为为自己构建了一个坚实的后盾。
抵达北京后,郭德纲借故看望于谦,前往市曲艺团,遇见市曲协负责人,双方热情相拥,气氛十分融洽。
积极与大众群体建立联系,广泛结交伙伴,不再是为了争夺彼此的现有资源,而是共同拓展这块资源,让所有人都能从中获得更多利益。
除此之外,郭德纲也罕见地主动厘清以前的误会。
他摆出两张照片。
一张照片,过去曾被人理解为郭德纲讨好领导的样子,他说明那其实只是出于对前辈的尊敬,让他们先行登记而已。
另一张照片,拍摄于张文顺先生下葬的场合,记录了郭德纲送孟凡贵离开的情景,孟凡贵在转身时对郭德纲交代了一些事情,这一幕被某些人添油加醋,变成了“孟凡贵指责郭德纲缺乏职业道德,几乎要发生肢体冲突”的谣言
关于郭德纲的传闻有很多,真要解释,郭德纲是解释不完的。
也有一些,真就是梁子,解不了的。
现在的首席徒弟岳云鹏,同样经历了波折的岁月。他曾在饭馆充当帮工,不小心多开了两瓶酒,引得食客大加指责。岳云鹏连忙致歉,结果还是丢了工作。
成名之后,岳云鹏说:“我还是恨他。”
对于这一点,郭德纲的言论更加触动人心,没有经历过别人的苦难,就不要劝别人行善。
郭德纲曾言,相声行当里注重对待前辈要恭敬,对待晚辈要宽厚,即便是在台上的戏言,生活中也大致如此。
三十多岁时的郭德纲性格刚硬,任何人都难以招惹,如今的郭德纲学会了委婉,明白了顾全大局,人生在世,每一步都需要自己踏出,许多哲理,只有经历过后,回望时才能领悟。